郑文凯,2011级英才班班长,一直以来保持着优秀的成绩,并在社团活动,班级工作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,近期,更是成果拿到5个一流大学的offer,为此,开云app登录入口app,开云(中国)新闻社为郑文凯学长做了一次专访:
大学肯定是会是很留恋的!旅游,活动,学习很多事都很怀念,一般到大四都不愿走了
最怀念的还是在新加坡做交流的那个学期,也是那个学期让我想明白了一定要出国。当时,舍友来自各种地方,除了一个韩国人,其他四个都是白人。那些时间里我发现各国学生之间差距是很大的,在那里,他们不会有迷茫的感觉,他们方向很明确。感觉大学里很多人都在害怕~没有着落就很害怕,但是在那里发现他们都有自己的目标。在那里我学到了很多,因为没有什么社团工作,只需要学个习,相对来说课业就显得很轻松。我还进了一个实验室,跟着老师做了一些东西。哦对了,当时我住的楼没有一个中国人,第一天去了正好是小年,我找了整栋宿舍楼也没找到一个中国人。带来的就是各国的学生思想反差很明显,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同,但是大家都互相理解尊重~总之,那个学期我学到很多。
首先,国外环境要更好,尤其是学术氛围。相比起来,在国外做研究生学习,自由时间会比较多~老师不会给你太大的压力,你得自己有自制力,自己给自己找事情去做。相反,国内带研究生的老师会抓的比较紧。;另外,国外科研设备比较好,想要什么都能找到~而在国内有个什么想法后来就发现实验设备跟不上,当然在国内也有很多好处,但是美国毕竟是首屈一指的科研国家~美国也大,可以经常出去玩玩。而且在美国对以后发展也会更好一点。
英语!虽然说出国学物理,对专业课的要去也很高,但是因为我英语太差~英语入学考试倒数第三,所以费力很多力气才攻克了英语这一关。我记得托福第一次考试51分,其他人都随随便便考80+,然后还要考GRE和GRE sub,所以压力还是很大的。于是我就从大二下开始准备,准备了一年半,才基本差不多了
学英语嘛,就是怕三天打鱼两天纱网,只要每天都坚持去学一点英语,就不用担心,本来就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嘛,就是说一定要坚持。另外,早准备!早考!大一大二的可以先去试试水,不要太在意有效期什么的,早准备肯定没有错。当时我放弃了保研,没给自己留后路,当然过程很痛苦,包括因为大三在新加坡,所以有些学分要回来重新修,大四上选了八个学分的专业课,但是熬过来了,觉得相当值!这里不得不说,大四上的那个学期挺感谢那些已经保研的同学把其他事全包了,让我们可以专心去准备出国。后来就是投offer了,我自己投了四个学校,都中了,找中介帮忙投了八个,中了一个。所以给学弟学妹的建议就是自己一定要自信,我觉得自己写的比中介写的要准确的~因为物理学科的相关知识中介是不了解的,所以思路要按照自己的思路写~然后可以让中介看看有没有语病,润色一下。
平时事还是比较多的,大一的时候加了社团,班级,院会,校会~大二的时候干了部长。不过,我也比较喜欢这些,所以也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。会占用很多时间是肯定的,能干下去就是了~除此之外有时间就是多上自习啊,然后偶尔出去玩一下,一直在工作学习会疯掉的。
踢球算是个遗憾吧,高中的时候非常喜欢踢球。但是大学一忙,就一直没怎么踢。
不过大三暑假开始去健身房,算是养成了一个好习惯。最初是因为在新加坡吃的非常好,回来以后胖了三十斤,与就想去减肥了,你看我现在就是瘦下来的状态,哈哈。
第一、“大学还是要学习的,学习也是首要任务,其他活动都是可以为学习而让步的”,然而大一上学期发现不是那么回事,找到一个平衡点才是最重要的。
第二、要多尝试,要想明白自己干啥,该换专业换专业,一定要早想明白,多接触一下各个学院的人,每个人都有能学习的地方。
记者:李睿